最近,央视公开展示了三种新型舰载力量在003型航母福建舰上的实际作业画面:歼-35隐形战斗机、歼-15T多用途战斗机,以及空警-600空中预警机。它们都完成了用电磁弹射起飞和在甲板上被阻拦着舰的着舰动作。这组画面表明,福建舰在南海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科学试验与海上训练后,预计不久就会进入正式的入列仪式。从而中国将进入所谓的“三航母时代”,其对海军整体实力的提升将十分明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亚太和太平洋区域的地缘政治与军事博弈格局。
其实,中国海军目前已经拥有三艘航母和三支航母编队。随着歼-35、歼-15T、以及歼-15D(电子战型)舰载机,以及空警-600等新锐固定翼舰载机的加入,海上对海打击、对空防御与对陆攻击等综合作战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剩余67%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以三支航母编队,作为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中的重要海上机动打击力量,能够对域外海上力量对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挑衅形成有效威慑。
据台湾媒体中时新闻网在10月10日援引新西兰梅西大学防卫与安全研究中心出版的《国家安全期刊》报道,大意是解放军在不必动用航母及舰载机的情况下,只要在陆地部署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便能对航母打击群进行密集齐射,压制甚至迫使对方撤离战场。报道还指出,解放军对他国航母打击群的最大优势,不在于航母打击群之间的对抗,而在于火箭军能够齐射大量的东风-17、东风-21D、东风-26D等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这些导弹具备反舰与陆攻的双重打击能力。
此外,还有长剑-10、长剑-100、长剑-1000等超音速巡航导弹,通过“北斗”卫星、远程预警雷达、空中预警机和无人机组成的完整打击链,能够对海上目标实施高精度打击。
这样的导弹火力覆盖,既能为中国航母在作战初期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也可能突破对方的“宙斯盾”防御体系,对他国航母打击群中的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和快速作战支援舰等水面目标,实施更为精准的打击,迫使它们远离中国沿海和周边海域。
当然,其他国家的航母在装备规模、甲板与弹射器数量、起降作业的协同等方面,仍然处于领先地位,这一点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一现实,中国所拥有的航母数量仍有限,因此要突破这一劣势,必须在射程、欺骗/误导对手、分布式作战,以及从海底施压等方面下功夫,发展高度智能化的潜航与水下作战装备,以打断对手的杀伤链条,从而为航母争取更充裕的作战空间。
发布于:天津市广瑞网-a股杠杆-正规配资平台-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